快临
快临书法
快临
more
返回
频有哀祸贴
频有哀祸贴
王羲之
介绍:

《频有哀祸帖》为唐代摹搨墨迹,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,或响拓而形成的唐摹本,现藏日本。 原文     频有哀祸,悲摧①切割,不能自胜,奈何奈何!省慰增感。 注释   ①悲摧:悲痛; 大意   《频有哀祸帖》里书写的“频有哀祸,悲摧切割,不能自胜”——不断有哀祸传来,悲哀、摧毁、身体被切割一样地痛,不能承担的痛——王羲之用“摧剥”、“摧绝”、“痛贯心肝”、“切割”、“惨塞”这些具象又绝对的字眼形容自己对生命的伤痛,重复用“奈何、奈何”诉说心理的虚无幻灭。童年从山东琅琊流亡到南方,王羲之的“帖”透露着战乱流离年代沉重又无力的一声声叹息。 书法欣赏   1、《频有哀祸帖》字间倾侧、俯仰、钩连,笔画轻疾、圆转、牵引,结体多有取横势者。   2、《频有哀祸帖》章法的断中有连特征:   行书,务从简易,相间流行,为了使运笔速度较快,会把互相分离的笔画连接起来,王羲之有时用明连,即用有形的游丝映带连接,……《频有哀祸帖》中的“不能自、省慰”,《丧乱帖》后段中“深奈何奈何”加上牵丝,一气呵成,更加的顺畅,……有时用暗连,也就是靠无形的笔势使笔画与笔画互相呼应,综观墨迹本行书尺牍发现,王羲之用暗连多于明连,明连只是偶发引带,……唐太宗为晋书所写的《王羲之传论》中赞道:“观其点曳之工,裁成之妙,烟霏露结,状若断而还连。”揭示了书艺创造“断与连”的美学观点。   3、《频有哀祸帖》章法的动线变化特征:   《频有哀祸帖》偏旁承接上字、部分代替全体,如第二行“能”字,左右两部分分别连接上、下两段行动线,但这两部分又用一条有力的线段连接在一起,使行动线产生强的节奏感。

临帖